我國為什么這么多孔子銅雕
孔子在歷史上尊稱為文圣人,更是偉大的大教育家,孔子死后,在歷史上孔子地位一直在上升,最終成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人之一。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孔子銅雕,這是為什么呢?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辦私立學校的人,有教無類,廣收弟子。孔子由士族壟斷的教育普及到底層人士,讓更多人能夠接受教育。孔子的門徒們在各諸侯國做官和辦學,推動了各諸侯國文化的發展。
孔子生前事跡雖然不算轟轟烈烈,但影響深遠。孔子辦學收徒,弟子眾多,最后中國的讀書人都成了孔門弟子。孔子整理文獻,即儒家的“六經”,對保存文化和史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司馬遷寫《史記》就是在學習和模仿孔子整理《春秋》。
總之,孔子一手開創了儒學,其思想以仁、禮為核心,長久以來都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官方思想,甚至其中不少思想和觀點至今仍對國人乃至世界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其語錄《論語》,詳細記載了孔子的言行,既是研究孔子的重要著作,也是人生、教學、治國、安邦所可參考的重要典籍。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之木鐸,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靠著這些成就,在我國有這么多的孔子雕塑,實在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