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品質作派就是不朽作品--孔子雕塑
春節期間還到孔子的出生地參觀當地的孔子廟和孔子銅雕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壯大、興盛,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強大根基,離不開孔子的賢圣教育思想,影響幾千年,至今不絕。孔子是東方第一圣人,是生命教育的第一先師!
傳說中孔子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有其語錄論語傳世,晚年喜歡學易經,韋編三絕,傳為易作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即十翼易之大傳,易經亦由象數上升發展為完備義理,窮天地之數,極宇宙之理,掘生命之諦,成為群經之首。現在隨處可見孔子銅像,比如學校,公園等。隨著孔子大學在國外的建立,鑄銅孔子雕塑也走出了國門。歷史記載十翼是傳為孔子所作,最著名的解易十篇論文,窮盡太極陰陽天地人三才之道,是人生不可忽缺的指路明燈,常讀常新!說是如此,那時還沒有紙筆,文字刻在竹片上,用皮條串起來,不要說書寫,看都不方便,孔子也想隨有所感隨時寫啊,實在受工具之累,于是“述而不作”。可以這樣講,流傳下來是孔子的作品,都不是孔子親自操刀所作,但都與孔子有非常密切不可分的關系。
中國古時以來就有考據的傳統,已經后世專家提供多種論證,傳為孔子的作品多系后世所為,孔子去世后,孔子的弟子為了紀念先師,建造了孔子雕塑。把孔子的文章及著作總結編制。孔子思想才能更好的傳承下來。孔子的為人,品格道德學問,難為而為,就是人類永恒不朽的作品!